精神科医疗资源综述

关于诊断标准

当前最新标准为 ICD-11DSM-5

性别认同相关

诊断标准诊断代码诊断名称持续时间要求描述备注
ICD-11HA60青春期或成年期性别不一致青春期和成年期性别不一致的特点是个体的经验性别和指定性别之间存在明显且持续的不一致,
这往往导致“转变”的愿望,以便作为一个经验性别的人生活和被接受,
通过激素治疗、手术或其他医疗保健服务,使个人的身体尽可能地与经验性别一致。
青春期开始之前不能给与此诊断。仅仅是性别差异行为和偏好本身并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ICD-11HA61童年期性别不一致2年童年期性别不一致的特点是青春期前儿童的个人经验/表达性别与指定性别之间存在明显不一致。
它包括强烈愿望成为与指定性别不同的性别;
儿童强烈不喜欢其性解剖结构或预期的第二性征和/或强烈渴望获得与经验性别相匹配的主要和/或预期的第二性征;
以及假扮或幻想游戏、玩具、游戏或活动和玩伴,这些都是典型的经验性别,
而不是指定性别。这种不一致必须持续约2年。单纯性别差异行为和偏好本身并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ICD-11HA6Z未特指的性别不一致此分类为“未特指的”残余分类
ICD-10F64性身份障碍已过时,但国内仍在使用
ICD-10F64.0易性症渴望作为异性生活并被接受,通常伴随着对自己解剖性别的不适感或不合适感,
希望通过手术和激素治疗使自己的身体尽可能与自己喜欢的性别一致。
已过时,但国内仍在使用
ICD-10F64.1双重易装症在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时间里穿着异性服装,以享受暂时的异性身份体验,
但没有任何永久性变性或相关手术变性的愿望,也没有伴随异装的性兴奋。
不包括 F65.1 异装癖。
已过时,但国内仍在使用
ICD-10F64.2童年期性身份障碍一种疾病,通常在儿童早期(青春期之前)就开始表现出来,其特征是对指定的性别产生持续而强烈的困扰,
同时渴望成为(或坚持自己是)另一种性别。患者会持续关注异性的着装和活动,并否定自己的性别。
要确诊这种病,正常的性别认同必须受到严重干扰;仅仅是女孩的假小子性格或男孩的少女行为是不够的。
已进入或即将进入青春期的个体的性别认同障碍不应归入此分类,而应归入 F66.-。
不包括 F66.1 自我不和谐的性取向 F66.0 性成熟障碍。
已过时,但国内仍在使用
ICD-10F64.8其他性身份障碍已过时,但国内仍在使用
ICD-10F64.9未特指的性身份障碍已过时,但国内仍在使用
ICD-10F65.1恋物性异装症穿着异性衣服,主要是为了获得性兴奋和制造异性的外表。
恋物癖异装癖与变性异装癖的区别在于,恋物癖异装癖明显与性兴奋有关,
一旦达到性高潮、性兴奋减退,就会产生脱掉衣服的强烈欲望。它可能发生在变性发展的早期阶段。
已过时,但国内仍在使用
ICD-10F66.0性成熟障碍患者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或性取向感到不确定,从而导致焦虑或抑郁。已过时,但国内仍在使用
ICD-10F66.1自我不和谐的性取向性别认同或性取向没有疑问,但由于相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
个人希望它是不同的,并可能寻求治疗以改变它。
已过时,但国内仍在使用
ICD-10F66.2性关系障碍性别认同或性取向是导致与性伴侣建立或维持关系困难的原因。已过时,但国内仍在使用
DSM-5性别烦躁6 个月个体体验/表达的性别与生理性别之间显著地不一致,持续至少 6 个月。
该疾病与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有关。
DSM-5其他特定的性别烦躁该类型适用于那些临床表现,
它们具备性别烦躁的典型症状,且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
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但未能符合性别烦躁的全部诊断标准。
DSM-5未特定的性别烦躁该类型适用于那些临床表现,
它们具备性别烦躁的典型症状,且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
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但未能符合性别烦躁的全部诊断标准。
DSM-5异装癖6 个月至少 6 个月,通过异装从而激起个体反复的、强烈的性唤起,表现为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
这种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DSM-4性别认同障碍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改变性别的身份认同(不仅仅是想以作为另一性别而获得社会文化上的好处的这种欲望)
为患者自己的性别感到持久的不安,或者认为自己目前的性别角色很不合适
此障碍并不与躯体上的两性人同时存在
此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已过时
DSM-4异装癖6 个月至少 6 个月以来,一个异性恋的男人反复多次以更易女性服装来激起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
这种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已过时
CCMD-362.1性身份障碍6 个月已过时
CCMD-362.11易性症2年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呈逆反心理,持续存在厌恶和改变本身性别的解剖心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
并要求变换为异性的解剖生理特征(如使用手术或异性激素),其性爱倾向为纯粹同性恋,
已排除其他精神疾病所致的类似表现,无生殖器解剖生理畸变与内分泌异常。
已过时;已排除其他精神疾病所致的类似表现,无生殖器解剖生理畸变与内分泌异常
CCMD-362.211异装症6 个月是恋物症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现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出现穿戴异性服饰的强烈愿望并付诸行动,由此可引起兴奋。
其穿戴异性服饰主要是为了获得性兴奋,当这种行为受抑郁时可引起明显的不安情绪。
病人并不要求改变自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
已过时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易性症2 年患者渴望像异性一样生活,被异性接受为其中一员,通常伴有对自己的解剖性别的苦恼感及不相称感,
希望通过激素治疗和外科手术以使自己的身体尽可能的与所偏爱的性别一致。患者厌恶自己的性器官,要求进行阉割手术的愿望是持续性的,
求助无门时甚至自行阉割造成严重后果,有的易性愿望不能得到满足便企图自杀,往往伴有抑郁症状。
不应是其他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也不伴有雌雄同体、遗传或性染色体异常等情况
由于性身份障碍患者情况复杂,且治疗与患者的性别特征、性取向密切相关
,因此国际上倾向于通过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多学科或跨领域的联合治疗小组对患者进行科学干预和综合治疗,
包括激素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变性手术)、家庭支持治疗、个体心理治疗、法律顾问以及其他帮助(毛发治疗、演讲和举止训练等)。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双重异装症个体在生活中某一时刻穿着异性服装以暂时享受作为异性成员的体验,
但并无永久改变性别的愿望,也不打算以外科手术改变性别。
双重异装症包括青春期或成年期性身份障碍,非易性型,不含恋物性异装症。
由于性身份障碍患者情况复杂,且治疗与患者的性别特征、性取向密切相关
,因此国际上倾向于通过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多学科或跨领域的联合治疗小组对患者进行科学干预和综合治疗,
包括激素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变性手术)、家庭支持治疗、个体心理治疗、法律顾问以及其他帮助(毛发治疗、演讲和举止训练等)。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童年性身份障碍通常最早发生于童年早期(一般在青春期前已充分表现),
其特征为对本身性别有持续的、强烈的痛苦感,同时渴望成为异性(或坚持本人就是异性)。
持续地专注于异性的服装和(或)活动,而对本人的性别予以否认。典型情况下,在学龄前就首次出现。
由于性身份障碍患者情况复杂,且治疗与患者的性别特征、性取向密切相关
,因此国际上倾向于通过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多学科或跨领域的联合治疗小组对患者进行科学干预和综合治疗,
包括激素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变性手术)、家庭支持治疗、个体心理治疗、法律顾问以及其他帮助(毛发治疗、演讲和举止训练等)。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异装症表现为对异性衣着特别喜欢,反复出现穿戴异性服饰的强烈欲望并付诸行动。

CCMD-3 在编制过程中,一方面参考和吸收了 ICD-10 的内容和分类原则,兼顾症状学分类和病因病理学分类,正在与国际诊断系统接轨,另一方面也保留了我国的特色,如保留神经症、复发性躁狂症、癔症和同性恋,增加旅途性精神病、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等。但对于保留和增加的某些诊断,近十年来缺乏相应的研究,如长期随访研究,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等,因此在未来国内诊断系统的修订过程中,这些诊断在其中的地位值得进一步探究和讨论。基于此,目前国内已较少用该诊断系统,渐与国际接轨。疾病分类系统多采用 ICD 系统分类与诊断,而研究多采用 DSM 系统的分类与诊断标准。1

性别发育异常相关

诊断标准诊断代码诊断名称描述备注
ICD-11LD2A性发育畸形产前生殖器官未能正常发育引起的任何情况。编码至他处:LD56、5A71
ICD-115A71肾上腺性征疾患由于皮质醇和/或醛固酮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理性雄激素分泌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
ICD-11LD5646,XX/46,XY嵌合体由XX和XY胚胎融合或胚胎发育早期XXY胚胎的一条性染色体的两次明显丢失引起的一种疾病。
导致体内某一细胞亚群具有XX核型,而其他细胞则表现为XY核型。这种疾病可能表现为生殖器发育异常。
ICD-10Q56性别不清和假两性畸形已过时;不包括:E25、E34.5、Q96-Q99
ICD-10E25肾上腺性征疾患已过时
ICD-10E34.5雄激素抵抗综合征已过时
ICD-10Q90-Q99染色体异常,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已过时

「已过时」不意味着「已废止」,采用何种标准取决于院方系统

CCMD-3 后被 ICD-10 取代,ICD-11 于 2022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

DSM-5 中的“性别烦躁”有时也被称作“性别焦虑”

问诊问题

可能会询问下列问题

  • 主要诉求
  • 诉求以及性别认同相关经历
  • 首次确立性别认同的时间
  • 性别焦虑的表现形式与严重程度
  • 是否有做过染色体检查
  • 家族或直系亲属是否有精神疾病 及 心理障碍病史
  • 是否有进行 HRT
  • 家属是否知情
  • 家属的态度
  • 目前的个人诉求

在问诊中可能会要求做这些 量表

诊断证明

目前已知的给出 诊断证明行为模式 有如下几种(平行)

  1. 目前仅少数医生会在 首次诊断 给出「易性症诊断证明」
  2. 需要多位医生同时给出诊断结论(例如:上海精卫山东精卫、等)
  3. 设置半年至两年的 观察期 用以作为开具诊断证明的依据

通俗用语

  • 「小证」:写有诊断的病历,一般可用于 HRT
  • 「大证」:指正式的「诊断证明」,可用于手术
  • 「假条」:写有诊断的假条,一般见于北京地区,可用于 HRT

  1. 郝伟 陆林.精神病学[M].8.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