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風險

“是藥三分毒”,HRT 用藥亦不例外。須嚴格控製用藥途徑與劑量,在確保療效的同時盡量降低用藥風險。

雌激素用藥風險

雌激素最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有:乳房緊張/乳房疼痛、腹痛、水腫與頭痛。 1
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有:血栓栓塞事件(嚴重時可導致心肌梗塞與中風)和乳腺癌2 3 4。口服雌二醇或人工合成雌激素(如炔雌醇)的這項風險更大。

下表為口服戊酸雌二醇片“Progynova”說明書列出的各不良反應 2

系統器官分類常見不常見罕見
免疫系統失調超敏反應
代謝及營養失調體重變化
(體重增加或減輕)
心理失調憂鬱症焦慮症、性欲增強或減弱
神經系統失調頭痛眩暈偏頭痛
眼部失調視覺障礙隱形眼鏡不耐受
心臟失調心悸
胃腸道失調惡心、腹瀉消化不良、食欲增加氣脹、嘔吐
皮膚和皮下組織失調皮疹、瘙癢黃褐斑、
蕁麻疹、
多形性紅斑、
結節性紅斑、
血管性紫癜
多毛症、青春痘、脫髮
骨骼肌肉和結締組織失調肌肉痛性痙攣
生殖系統和乳房功能失調月經出血特征變化
撤退性出血增強或減弱
經間期出血
乳房發緊感和疼痛痛經
陰道分泌物改變
經前症候群、
乳房增大
全身性失調和注射部位情況水腫疲勞

雌激素與血栓風險的關係

下表列出了不同雌激素類型、暴露量所引起的血栓相對風險率 3

雌激素血栓風險率
口服雌二醇 ≤1 mg/天1.2 倍
口服雌二醇 >1 mg/天1.4 倍
口服雌二醇約 1 mg/天合併孕激素1.4–1.8 倍
透皮雌二醇 ≤50 μg/天0.9 倍
透皮雌二醇 >50 μg/天1.1 倍
口服結合雌激素 ≤0.625 mg/天1.4 倍
口服結合雌激素 >0.625 mg/天1.7 倍
口服結合雌激素約 0.625 mg/天合併孕激素1.5–2.4 倍
現代避孕藥,如黛麗安
(炔雌醇與孕激素)
4.2 倍
早期避孕藥
(高劑量炔雌醇與孕激素)
4–10 倍
高劑量聚磷酸雌二醇注射劑2.1 倍
高劑量口服人工雌激素
(乙烯雌酚、炔雌醇或磷酸雌莫司汀)
5.7–10 倍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
(他莫昔芬、雷洛昔芬)
約 1.5–3 倍
單用高劑量醋酸環丙孕酮3–5 倍

更多詳情可參見《雌激素對凝血功能與血栓風險之影響》。

雌激素相關資料

EMA 確認高強度雌二醇乳膏的使用時間不超過四周 5

PRAC 審查了關於高強度雌二醇乳膏用於治療絕經期婦女陰道萎縮症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現有資料。這些資料表明,絕經後婦女使用這些乳膏後,血液中的雌二醇水平高於正常絕經後的水平。PRAC 的結論是,雌二醇在血液中的吸收值得關注,可能導致與激素替代療法(HRT)相似的副作用,口服或經皮膚(作為貼片)使用 HRT 的副作用包括靜脈血栓栓塞(靜脈血栓形成)、中風、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此外,關於長期使用高強度雌二醇乳膏的安全性資料有限。 基於這些原因,PRAC 建議這些乳膏一個療程最多隻能使用 4 周。

孕激素用藥風險

口服與非口服天然孕酮(黃體酮)

已知口服孕酮與類似於酒精的神經類固醇副作用有關6
非口服孕酮無任何已知副作用。

人工合成孕激素(如醋酸環丙孕酮)

詳見“抗雄性素製劑”。

抗雄性素用藥風險

醋酸環丙孕酮

醋酸環丙孕酮(安得卡)最常見的副作用有:陰道出血、體重增加或減輕、憂鬱、性欲降低、勃起功能障礙和精子形成抑制(停藥後可逆)7 8 9
最嚴重的副作用有:肝毒性、良性與惡性肝臟腫瘤(可能引起致命性腹內出血)、腦膜瘤與血栓栓塞形成10 11

下表為台灣 Androcur 說明書列出的各不良反應 9

系統器官分類非常常見常見不常見罕見非常罕見頻率不詳
良性、惡性和未特定的腫瘤良性與惡性肝臟腫瘤腦膜瘤
血液和淋巴系統失調貧血
免疫系統失調過敏反應
代謝及營養失調體重增加;體重減少
精神病類性慾降低
勃起障礙
情緒低落
短暫性煩躁
血管失調血栓栓塞事件
呼吸、胸和橫膈膜失調呼吸急促
腸胃失調腹內出血
肝膽失調藥物性肝損傷
肝臟毒性
肝炎
黃疸
肝衰竭
皮膚和皮下組織失調紅疹
肌肉骨骼和結締組織失調骨質疏鬆
生殖系統和乳房功能失調精子形成抑制男性乳房發育
全身性失調和注射部位情況疲勞、潮熱、流汗

可蘇多

可蘇多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潮熱、疼痛、乏力、便秘、感染、惡心、外周性水腫、呼吸急促、腹瀉、尿血、遺尿與貧血12
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有:肝毒性、肝衰竭;也與極罕見的肺毒性有關13 14

螺內酯

螺內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高鉀血症,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胃痙攣和腹瀉)15 16
最嚴重的不良反應:高鉀血症(高風險者可引起猝死)16

高年齡、腎功能不全、同時服用利鉀藥、鉀補劑或含鉀代用鹽者屬於高鉀血症風險人群,須格外注意16

抗雄性素相關資料

加拿大公布抗雄性素藥物安全性評估結果 17

在臨床文獻中,也有對使用抗雄性素藥物存在肝毒性風險的描述。 盡管類固醇類和非類固醇類抗雄性素藥物都與肝毒性相關,但這些不良反應的發生頻率及其臨床特征,在不同藥品間似乎有所不同。例如,觀察性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氟他胺的患者出現肝毒性事件的發生頻率高於那些使用醋酸環丙孕酮的患者(15.3%比 9.5%,p=0.034)。 此外,這項研究發現在嚴重的肝毒性(定義為肝酶水平升高大於 6 倍正常值上限)事件中,使用氟他胺者占 4.8%,使用醋酸環丙孕酮者占 3.8%。在嚴重肝毒性事件中,使用可蘇多尼魯米特者罕有報告。

歐盟因腦膜瘤風險限製環丙孕酮的使用 18

現有資料並未表明含有 1 或 2 毫克的低劑量環丙孕酮炔雌醇雌二醇聯用治療痤瘡、多毛症、避孕或激素替代療法的風險。然而,作為預防措施,這些藥物不應用於腦膜瘤患者或有腦膜瘤病史者。 含高劑量環丙孕酮的藥物已有該限定。